10月17日,通信随着交通的互联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许多城市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正在加速向同性化发展。昨天,记者以“长江三角洲共建正在进行中”为主题,跟随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进入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探索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和与平民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如何乘坐同城化快车建设“健康的长江三角洲”。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出生日”宣传展板。记者IGOS/SUP“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他说:“现在只考虑名字,去派出所后,孩子出生后处理所需的证明书都可以一次完成。
”市民王老师的孩子在南通妇幼保健医院出生后不久,最近他去派出所,不到半个小时,新生儿三种证件都处理得很好。“这种‘一站式’服务真的很方便,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王老师对记者说,以前的话要在政务中心、所在地地区等很多地方跑,拿到资料、提交文件的时候要来回跑。目前监护人表示,只需去派出所一次,其余都需要数据跑腿。据悉,新生儿到达后,必须申报户籍登记、社会保障卡处理、医疗保险登记、儿童预防接种证,甚至母亲的生育保障待遇支付,并办理一系列手续,必须隶属不同部门批准,儿童父母前往派出所等多个部门,手续繁杂。
市民王老师展示了三个新生儿的证明书。记者李高莎/涉外、南通“新生儿出生一日”审查服务改革,通过建立公安、人事、医疗保险三个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批准联系机制,申请者只需到派出所完成资料的编制和提交,公安机关输入“一件事”平台,在线推送到人事、医疗保险等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即可。从申请到结算只需要两个工作日。
户口簿可以当场领取,社会保障卡申请者可以自行邮寄或直接到服务网领取,医疗保险登记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通知申请者。“一件事”联合系统从8月20日到9月20日正式运营,一个月内已有1000多名新生儿通过联合方式获得相关证明,预计全年将有4万多户家庭受益。2019年6月,南通市基本构建了国内首个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的跨域医疗数据共享和业务合作体系。
形成了两地电子健康记录、预约登记、远程诊疗前进、非法医疗调查、豁免、血液信息共享等7个方面的跨域互联和业务合作。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工程师肖格磊表示,两地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文件的交换和共享,支持两地跨域分级诊疗合作工作。
地区和现场医疗信息集成到跨域互联中,形成完整的诊疗记录和个人电子健康文件。截至2020年6月,南通患者共有33万人在上海接受诊疗,诊疗明细表169万个记录,西药处方304万个记录,处方明细表806万个记录,检查明细表1023万个记录,检查主表98万个记录,出院总结3万人。
同期,上海患者共有2万人在南通就诊,诊疗明细表3万个记录,西药处方表1万个记录,处方明细表3万个记录,检查主表2万个记录,检查明细表23万个记录。上述医疗信息和数据均在24小时内实现南通和上海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并用居民电子健康文件及时更新。
肖格雷介绍说:“目前南通的医疗机构可以直接预约上海100多个医疗机构的专家诊所,享有50%的优先权。”另外,对于难以移动且不适合门诊就诊的患者,南通市远程医学管理中心通过上海市白木兰远程医学平台与上海各市三甲医院对接,通过远程诊疗服务确认患者的诊疗方案,有时限地将患者直接送往上海医院病房住院或手术。
本文来源:开云电竞官方网站-www.kamai521.com